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是庫存現金(兩分鐘掌握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理)
正穗財稅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
企業財務報告中,現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是解釋一個企業年度(或中期)“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凈增加(減少)額”的來源,這個金額的分析可以通過編制調整分錄的方式來完成,其理論依據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公式:“現金凈增加額=負債凈增加額+所有者權益凈增加額+收入本年發生額-費用本年發生額-非現金資產凈增加額”。
等式的左方,是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等式的右方,正項為現金流入,負項為現金流出,其數額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計算得出。由此不難理解,編制調整分錄,就是依靠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結合企業會計賬簿,對等式右方進行逐項分析,將其轉化為現金流量表的具體項目。如果對推導等式右方各項目調整不完全,或編制的調整分錄借貸不平,那么必將影響推導等式的平衡,導致現金流量表編制出現差錯。因此,在完成調整分錄后,還需要將其過入工作底稿或t形賬戶進行驗算平衡,一是審查資產負債表項目和利潤表項目是否全部調整完畢,二是審查調整分錄自身計算有無錯誤,其目的是為了確保現金流量表的平衡。
簡單來說,調整分錄的編制,就是通過分析填列,逐筆調整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的發生額,將涉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項目轉化為與現金流量表對應的現金流量類別。對不涉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項目不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在將權責發生制轉換為收付實現制的過程中,同樣遵循會計中的借貸平衡原則、復式記賬原理,即有借有貸,借與貸平衡,現金流量表一定平衡。
編制基礎
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中,我們應掌握如下編制基礎,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原理。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如果只涉及現金各項目之間的增減變動或者只涉及非現金各項目之間的增減變動,不會發生現金流量;只有發生的經濟業務涉及現金各項目與非現金各項目之間的增減變動時,才會影響現金流量。
1.不涉及編制基礎的經濟業務,與現金流量表無關
我們平時所核算的會計業務中,有一些項目,是不涉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
比如,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壞賬準備的計提、盈余公積的計提等。不涉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業務,在現金流量表的三項現金流量中是不予反映的。但是,對于影響了凈利潤不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項目,以及不涉及現金流量的重大投資和籌資活動,是要在附表中披露,以提高報表的信息質量。
我們來看一筆分錄:
借:制造費用12000
貸:累計折舊12000
從這筆分錄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并沒有因此而發生增減變動。所以是不需要在現金流量表主表中反映的。但是,我們在用工作底稿法編制調整分錄時,還是要把這筆事項編制相應的調整分錄,一是為了保證每一個科目調整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筆事項是要在現金流量表的附表中予以反映的。我們在編制附表中可以根據相應的調整分錄來確定應反映的因素。
2.同時涉及編制基礎的經濟業務,與現金流量表無關
對于同時涉及編制基礎的經濟業務,也是無須在現金流量表中反映的。比如說,在銀行提取現金的業務,所涉及科目分別為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
企業開出現金支票,從開戶銀行提現金3000元。會計處理是這樣做的:
借:庫存現金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我們看到,對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來說,增減各3000元,余額沒有變,也就是說并沒有影響凈增減額。并且流入和流出的3000元,既不屬于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也不屬于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因此,這類事項屬于現金的內部流轉,不涉及業務活動,不在現金流量表中體現。在編制現金流量表的調整分錄時,也是不對貨幣資金科目作相應調整的。
3.單方面引起現金流入、流出的經濟業務,列入現金流量表反映
只有單方面引起現金流入、流出的經濟業務,才是我們需要調整、在現金流量表中予以體現的內容。我們在編制現金流量表的調整分錄時,主要的思路就是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項目調整為相應的業務活動的流量。
20x4年11月11日,收到a客戶通過銀行匯入的所欠貨款10000元,所作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應收帳款10000
這筆業務使貨幣資金增加了10000元,影響了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加了10000元,這就是我們要反映在現金流量表上的數字。現金各項目和非現金各項目之間的增減變動,由于會引起現金流量凈額的變化,所以現金流量表主要反映這些內容。